8月8日股票配资开户信息网站,“金拱门”迎来八周岁。
1990年,麦当劳中国内地第一家餐厅在深圳罗湖东门步行街开业,深圳成为麦当劳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起点。2017年8月,麦当劳中国完成股权转型,以特许经营的方式推动业务发展,步入“金拱门”时代。“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也随之更名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
“麦当劳中国已深入全国280多个地级市,餐厅数量超7100家,是8年前的3倍,预计2028年将达到万家。”近日,麦当劳中国发布《金拱门八周年美好实践报告》,首次系统披露2017年以来麦当劳中国在食物、地球、社区与人才等四大领域的实践成果。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已成为麦当劳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麦当劳始终看好中国市场,当前正是发展的关键时机,企业应当积极把握”。
“全球品牌+本地运营”,日均开店2至3家
目前,中信资本联合体是麦当劳中国的控股股东。八年来,麦当劳中国以“全球品牌+本地运营”的“金拱门”模式,实现在中国市场加速发展。当前,麦当劳中国每年服务的顾客超13亿人次,APP累计下载量超过1.3亿。
“八年来,我们坚持‘中国团队、中国速度、中国温度’,这让麦当劳真正融入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张家茵说,在“金拱门模式”的赋能下,麦当劳中国构建了一支从管理层、餐厅营运到数字化研发的全链条本土团队,以“中国速度”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效推动创新。同时,秉持长期主义理念,围绕“食物、地球、社区与人才”四大核心领域,持续投入实践,传递“中国温度”,并持续加码的本地运营和长期投入,通过高质量发展回应着消费者的期待。“‘金拱门模式’让我们跑得更快、更稳,也让我们离消费者更近、与社区连接更深。”
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
对于未来开店计划和策略,张家茵透露,今年,麦当劳中国在青海、宁夏的麦当劳门店将开业,届时将实现全国省级行政区的全覆盖。
“这一扩张速度的背后是明确的下沉战略。”她表示,在“金拱门时代”之前,麦当劳更多地聚焦于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开发,而现在,约50%的麦当劳餐厅已分布在三至五线城市,未来将加速持续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希望开出来的餐厅模式和产品等都可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目前,麦当劳中国每天开新店的速度保持在2-3家,年均开店约1000家,按照这样的速度,到2028年将达成万店。
“扎根中国,链接全球”,九成以上食材本地采购
本地化深耕是麦当劳中国高歌猛进的关键因素。《报告》显示,从农场到餐桌,麦当劳中国优选本土好食材。八年来,麦当劳中国90%以上食材实现本地采购,本土供应商比重提升至近六成。在中国投资设厂的麦当劳全球供应链与本地领军企业共同构成了麦当劳中国的供应链网络——“麦链”。
“供应链是麦当劳一直在深耕的领域,是我们坚持长期主义的体现,这也是我们重要的一个品牌特色。过去5年,麦当劳联合供应商投入超过120亿,共同打造‘麦链’生态,持续强化供应链能力,从源头严控食品标准。”麦当劳中国首席影响官顾磊表示,在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麦当劳中国与11家供应商伙伴联合发布了“麦链”倡议,这也是第一次携手供应商展示麦当劳供应生态“扎根中国,链接全球”的成果。
顾磊说,麦当劳中国一直坚持“三脚凳”经营理念,品牌、员工和供应商三方紧密合作,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形成“三脚凳”般稳固、长期的合作关系,“全球供应商跟随麦当劳的脚步在中国投资设厂,本土供应商也在合作中不断壮大。” 在本土经营过程中好的经验,又可以反向输出给麦当劳全球
去年7月,麦当劳中国与宾堡、顺新晖、泰森、紫丹四大核心供应商共同宣布,总投资15亿元的麦当劳中国供应链(湖北)智慧产业园正式投产。该产业园融合全球经验与本地智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
不仅是供应链,本土化的深耕,背后也离不开团队与组织架构的支撑。当前,麦当劳在中国的员工数量超过20万,50%为00后;麦当劳中国“汉堡大学”八年累计培训学员超7万,线上“麦麦e学”平台及线下汉堡大学八年共开设课程超2700门。
“推动本土化的关键在于组织架构层面的调整,尤其是本土化董事会的设立。”张家茵在采访中透露,该董事会中约半数董事为中国人且常驻国内,使得团队在市场洞察、局势判断等方面能实现高效沟通,充分交换不同观点,从而达成最优决策,这是推动本土化进程的核心成功要素。
张家茵表示,麦当劳中国团队,包含从董事会到管理层再到前线的每一个员工,拥有国际视野的同时也充分理解中国市场。无论是对消费者的洞察,还是对中国消费行业、数字化生态的理解,都能从决策到执行,更快、更精准地抓到重点。“我们能够更好地去聆听消费者的需求并能够快速的做出反应,这个实际上是本土优势。我们在本土经营过程中好的经验,又可以反向输出给麦当劳全球”。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李璐 二审 桂桐 三审 窦延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来源:深圳特区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股票配资开户信息网站,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举报/反馈信誉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